<
y7h6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长子 > 大明嫡长子 第591节
    朱厚照不想走一路抓一路人,所以他明着告诉这些人他要去视察河堤。实际上就是要他们查漏补缺,赶紧把活干好。

    作为皇帝,最终的目的是要事情办好,而不是以抓几个贪官发泄情绪为主,他前世看了十年,今世又当了十年皇帝,早就看明白了,天下的贪官是杀不尽的,如果每天囿于这一点,那事情到最后谁来干呢?

    所以古时圣贤也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皇帝基本是半躺在自己宽阔的马车里,车身有些轻微的晃动,但他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没有减震的感觉。

    路边休息的时候。

    赶回来的靳贵和顾佐将自己看到的情形和皇帝禀报。

    山东的情况的确好很多,有了红薯以后,大部分百姓还是能吃得饱,这是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各地心黑为祸的乡绅并没有因为盛世而减少,所以他们也能听闻一些某某员外家名声很不好的具体事例。

    朱厚照一边抻着腰一边说:“你们没在的时候,朕还听说了山东有匪患。依朕看来,这类恃强凌弱之事要杜绝,怕是要很难了。”

    即便是他生活的年代,这些也难以避免。

    “所以陛下才和当地官员观礼?”

    “那倒也不是。”朱厚照视线落到一旁的杨廷和身上,“这个事,有空你们去和介夫探讨吧。喔,对了,那个关延卿……”

    王炳上前禀报,“启禀陛下,这个关延卿臣仔细了解过了,要臣说,赐其一个大胆狂徒之名也不过分。”

    “想来敢指摘朕的不是,那也不是胆小的人。”朱厚照轻笑,“你说说,他怎么就大胆了?”

    “是。”王炳一眯眼睛,“此人是官宦之后,他的父亲官至河南提学,所以他自小便饱读诗书,每每有惊人之论。后来进士及第,到兵部观政一年,当临朐知县两年,至今也不过三年的宦海生涯。他说朝廷重物质而轻礼教,更并非是第一次、第一天说,这段话其实还有另外两句,第一是文人重孔孟而轻奇技,第二是武人重西北而轻东南。换句话说,朝廷、文武都叫他给评论了,如此算不算是胆大包天?”

    “哈哈。”面对这种带些‘大逆不道’的话,皇帝却笑了起来。

    大改变了大明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又会回过头来再影响人的思想。这是唯物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决定精神论’。

    世界总是联系着的,确实存在的物质会作用于人的精神。

    能说出文人重孔孟而轻奇技,大概是因为他看到了现实世界的发展,比如跨海贸易,确确实实需要造船术、航海术甚至火药术。

    只要他确实有见识、敢思考,自然就会觉得,恩,仅仅依靠孔孟是不够的。孔孟也没有任何的理论,能指导后人怎么去发展航海术。

    这很大胆,在没有这些现实变化的时候是相当的大胆,但当物质存在,那千百万人中就会出现那么一两个奇葩。

    所以这个关延卿,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只不过似杨廷和这些老传统们听着就都‘害怕’,皇帝叫他负责此事,可别把关延卿这样的人给他弄来,所以他进言道:“陛下,此人之语惊世骇俗,臣以为便是要用,也要用之且慎。”

    “啊……这的确是有些为难。”朱厚照佯装头疼,他仔细思索一番,“虽说他的确有些离经叛道,不过朕前日在济南之时还夸赞过他,刘希贤也说,他为官还是可以的。所以此时突然改变,总是显得出尔反尔,且老百姓也失去了一个好的父母官,朕心中不忍。依朕看也不必太担忧,他才几品,掀不起什么风浪。这样吧,升他一个杭州知府如何?啊,就这样。”

    皇帝一言已定,那就没什么再好说了。

    而朱厚照回过头要上马车的时候,脸色又正经起来,他在车前对着低头的尤址十分认真的小声说:“你替朕记下这个人,一年之后看他知府当得如何,到时派人禀告朕。”

    “是。”

    第六百四十九章 龙颜大怒

    朱厚照前世就听说盐商的豪奢,所以去时的路上他也有些好奇,惠盐记的东家尤三春如此用心,还能再造出一个皇宫不成?

    不过事实上的建筑并没有金碧辉煌的土味,而尽显古色古香的端庄。

    这处落脚点环湖而建,院外是粉墙环护,绿柳周垂,入眼处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而且原以为是建在湖边,到了内里发现是与湖成了一体。

    湖水清澈见底,将青砖绿瓦、斗拱飞檐描绘得栩栩如生,湖面上,荷花簇拥,随风摇曳,如同诗画一般的景象。

    越过一进的院落到达后院,便见一座假山屹立,它应是中心镂空,再有奇特的竹制管道将水流引下,再分散成数股细流,似瀑布一般充满了灵动与自然。

    入正堂后但见木雕工艺精湛,无论是柱子上的龙凤呈祥,还是横梁上的祥云瑞兽,都刻画的生动真实。

    这一路下来,假山、湖水、荷花、木雕,没有一处金银,却处处显得贵重。

    哪怕是伺候皇帝坐下来的杯具,也洁白细腻,宛如羊脂。

    等到坐在窗边,便感觉微风徐徐,碧波如洗,再定睛细看,还有船夫驾一叶扁舟与水天交映成趣。

    朱厚照这个后世之人,体会了一把古代文人雅客的顶级美感。

    而拿出了这么多好东西的尤三春,此时来皇帝落脚院落的门都不能进。

    这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过了会儿,尤址来到院外,说道:“尤东家,准备见驾吧。”

    尤三春心头颤动,她冲着尤址行礼,“多谢公公。”

    “不必多礼。皇上一会儿还要召见朝中重臣,不管尤东家说什么,都要言简意赅。”

    “是。”

    以她的身份,能走到今天,还见到皇上,大概是做梦也没想到的。

    所以多多少少会有些紧张,不过为了准备好这一天,仅是一些礼仪她在请教人后已经练习了几十次了。

    跟着尤址低着头往里走,到了地方,她也不敢看,噗通就是一跪,“民女尤三春,参见陛下。”

    “隔着窗见到的那些船夫,是原本就在此处生活的渔民,还是你特地找来的人?”

    尤址已经低头搭眼侧站于边,接下来是什么运势,只能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尤三春则没想到皇帝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个,而且这有什么打紧?

    不过普通人轻易不敢欺瞒皇帝,她顿了一下,讲道:“回陛下的话,是民女宅子里的使唤下人。都是用了多年的老人,否则民女也不敢用。”

    “喔,那让人家回去吧。朕看过了,意境还是不错的。”

    “只要陛下喜欢就好。”

    “本就住着人家的地方,哪有喜欢不喜欢。”

    “陛下若是喜欢,民女自当送献于陛下。”

    朱厚照没接这句话,“不管怎么说,叫你费心了。杨慎先前应该也找过你了,朕只不过住几天,银子不要花得太多。”

    “是,杨侍从已经一切都与民女说了。民女不敢违逆圣意,不过陛下毕竟是万乘之尊,民女不敢怠慢。”

    “恩。你那个惠盐记经营得应当还是不错的吧?可有什么问题?”

    朱厚照觉得尤三春之所以这么费心,总归还是有所求。

    “托陛下之福,民女经营的那点儿营生,近日来还能维持。”

    “真的没有问题?”

    尤址现在见缝插针越来越娴熟了,他上前一步提醒,“尤东家,陛下心里装着万民,尤东家也是大明的子民,若有切实的困难,禀明陛下即可。”

    尤三春还是不敢,“民女低贱,些许琐事,不敢烦扰圣上闲情。”

    尤址看了一眼皇帝一眼,看到皇帝点点头,他也就不再多讲了。

    “没有就没有吧。尤址,让杨慎去送送她。”

    “是。”

    又过了会儿,众大臣鱼贯而入。唯独缺少了顾人仪。

    朱厚照便问:“顾义山怎的了?”

    “回陛下。”靳贵上前,“他这几日一直心神不宁,思来想去之下,刚刚来的路上又回去给刘健写信去了。”

    “写信?写什么信?”

    “便是臣等禀告的那些县乡之间的大户欺人之事,他写信给刘中丞,要其主持大局,还公道于民。”

    朱厚照没想到是这样。

    顾人仪还真是顾人仪。

    皇帝转向宋衡,“朕这一路下来,看到了山东大治,也看到了乡间仍然无序,你这里估计也少不了。”

    “微臣明白,自今年开始,微臣必定遵照旨意,逐步排查清理。”

    “说了就要做到。”

    “陛下放心。”

    皇帝笑着双手抱胸,随后意有所指的说起另外一事:“都看看这里的陈设,咱们今日算是开了眼了,从此处开始,之后的扬州、应天、南直隶、杭州……一路下去想必是人文荟萃,百花齐放。百年江南富庶地,天下人杰出此间。

    朕这一路走来一路想。老祖宗优待了士绅,朕这十年还优待了富商,士绅富商享尽天下繁荣富庶,但大明朝国库的银子可是老百姓一块一块碎银锭凑起来的。”

    这话说出来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天子又动什么心思。国家厚养读书人,这有什么问题。

    “陛下之意,是要给百姓再降赋减税吗?”

    “不,”皇帝摆摆手,“朕是想到刚登基那会儿,朝廷的国库还不如今日丰盈,而几番改革下来,总算见了成效,但难道诸位爱卿没有发现,我大明朝土地兼并之病,已病入骨髓,侵占、买卖、投献,每一个人都在通过各种法子来规避朝廷的赋税。

    尤其是近几年,海禁开驰以后,江南富户大大增加,有了钱,就可以供自家子弟读书,读了书有了功名,那便是既有钱,又有功名,然后还可以不交税。”

    有一份奏疏在朱厚照的怀里已经揣了两个月了。

    那是浙江布政使姜雍所呈。

    其中内容让他忧心不已。

    历史的演进,从来都是动态调整的,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经不是朱厚照记忆中的那个大明了。

    海量的白银流入,对江南一地的冲击极为巨大。而国人发了财就是喜欢置办田产。现在多出了许多有钱人,那又该是怎样的景象?

    没有专门的人去调查过,但想来土地的集中在这几年是大大加速的。

    所以他忧心,也因为忧心,他一直在等机会,等着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来。

    “朕原以为朝廷优待,总算是能让这些人心存感恩,可你们看看,连顾义山都忍不了了,何况于朕?”皇帝忽然语气转重,“地方的官员从来不向朕禀告,也不知他们知道不知道富户、大族一边享着朝廷优待,一边又欺朕百姓。”

    砰!

    皇帝抓起桌上的两本书,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他们过了线,就不要怪朕不仁义了。”

    几个臣子瞬间全部跪下,“陛下息怒。”

    ……

    皇帝心情不佳,很快就把所有人又撵了出来。

    尤址去伺候的时候只能挑着好话讲,“陛下消消火,本是来消遣的,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奴婢听闻这尤东家还备了舞曲,再尽一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