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7h6小说网 > > 逃玉奴 > 逃玉奴 第67节
    一看玉漏也在,稍微咽住了哭声。玉漏心内暗笑,不好妨碍她们娘俩说话,便告辞出去,进屋里还在笑。

    池镜在榻上倒着看书,错眼看见她在笑,便翻身坐起来,“什么事好笑?”

    玉漏反手朝肩后指一指,“你听,你妹子又哭上了。”

    池镜顿觉无趣,复倒回去,“她的眼泪哭不完,理她做什么?女人的眼泪哭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玉漏也咂舌笑道:“她和四姑娘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四姑娘就比她娴静得多。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家里养出来的姑娘,竟如此天差地别。你这个妹妹,就像我娘乡下亲戚家的好些丫头,还不如她们呢,她们好歹会针线耕种,劈柴烧饭,你这妹子会什么?”

    一气说完,又暗悔起来,到底是他的妹妹,只怕说他面上过不去,便又笑,“不过芦笙的性子倒简单,好不好都挂在脸上。”

    “你直说她蠢好了。”池镜悠闲地翻著书,一时又坐起身,目光在她脸上别有意思地碾来碾去。

    看得玉漏不自在,把襟口理了理,又摸了摸脸,“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池镜笑道:“你预备一辈子跟我说话都如此小心?好像唯恐哪句话说得不好就得罪了我。”

    玉漏忙砌出温柔的笑脸坐到他跟前来,搦转着腰睇他,“这有什么不好的?许多夫妻就是因为口不择言才日渐疏远起来,恶语毕竟寒人的心呀。”

    池镜心道:“你此刻就够人寒心的。”却只是笑了笑,胳膊环到她腰上来,“过几日你回家省亲的礼大嫂替你预备齐了么?”

    待二老爷一去,紧跟着便是归家省亲的日子。不过听他“你呀你的”,好像他不预备跟她去的样子。

    她道:“老太太早吩咐大奶奶了,想必是预备好了吧,临前一日再去大奶奶那头取。”

    池镜果然说:“我那日外头有事,你先去,忙完了我再过去。”

    谁知道他是真有事还是假有事?也许觉得她们家根本不值得他跑一趟。她也没有失望,不去也好,省得看见她爹娘那副巴结样子。成为池家三奶奶的时日越长,她越是羞于将她寒微的出身展露在池家的人面前,也怕听人议论起她从前的事,恨不能将从前的自己和如今的自己一分为二。

    二人正在卧房里说话,忽听青竹进来说姑太太来了。这倒奇怪了,碧鸳难得出门,就是出门也多是往老太太屋里去。玉漏没敢懈怠,和池镜一并迎出去。

    碧鸳三两句打发了池镜,独和玉漏走到那边里间坐,笑道:“听说你二十五那日要回家省亲?”

    “还有七八天,也早着呢。”玉漏没忙着坐下,从丫头手里亲自接了茶捧到炕桌上。

    “也不算早了,新娘子回门也是大事,要早打算,那些亲戚朋友们都等着瞧新娘子的变化。我想着你要光鲜亮丽的回去才好,我那里有出阁时做的好些衣裳,昨日翻检,竟有好几套是从没穿过的,料子好,样子嚜如今也还时兴,过两日你到我那里去一趟,拣两身回家时穿,再配两件首饰。”

    玉漏奇怪这人在钱财上虽大方,待她也算很和善,却不至于好到如此体贴,难得出趟门,就是专来为她打算的?

    谁知碧鸳说完那些,便将话锋一转,拿出对精致护膝来,“我听见是你替你老爷收拾行李,正好,我这里做了对护膝,你一并替他收进箱笼里。他常年在皇上跟前跪来跪去的,受了地上的湿气,一缝下雨那膝盖就要疼。”

    原来是为这个,玉漏心里好笑,为送出一对护膝,平白搭进来两身好衣裳,这折本的买卖,阖家恐怕就只她会做。她不由得多嘴说了句,“老爷一会要过这边来吃晚饭,姑妈何不亲自交给他去?”

    说到此节,赶上池镜出来了,忽地吭吭咳了两声,走到罩屏外向碧鸳拱手,“姑妈慢坐,我去和大哥说点事。”

    这倒是适逢难遇的事,玉漏看着他,连碧鸳也笑,“你一向和你大哥不对付,怎么又和他说起事来了?”

    池镜笑道:“一家人终归是一家人嚜,骨肉血亲剪不断,要想别的,也没有。”

    碧鸳听出点意思来,待他出去后,眼睛里的光渐渐黯淡下去,和玉漏说起先前的话:“算了。你就悄悄给他塞进他装衣裳的箱笼里好了。”

    知道池邑怪她,是因为她这任性执拗的脾气,致使他多年有家不能归,也使他和老太太这些年母子不像母子,仇人不像仇人,同样,叫他娶了两任妻子也不能夫妻美满。但她没办法,就是见不得他和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她自私地要他只能一辈子是她的二哥,不能成为别人的什么人。

    弄得玉漏云里雾里的,觉得跟她说话像猜谜,即便她自己是这么个擅长猜谜的人,也不免给她绕糊涂了。

    二人又在榻上说了会话,不知道碧鸳今日扯闲篇的话怎的忽然多起来,一会说他们这屋里气闷,叫开了窗户,眼睛的便频频向窗外瞟去。玉漏也跟着瞟,直到在看见二老爷自东廊下往里头去,才恍然领悟。

    她窥了碧鸳几回,忙跑出屋去,老远地朝池邑福身,“老爷过来了。”

    “嗯。”池邑在那廊下立定,点了点头。一错眼看见碧鸳老远地坐在那窗户里头,才想起来他们兄妹已有许多年未见了。虽然这次回来同在一片屋檐下,可为叫老太太放心,他连问也没问碧鸳一句。

    此刻老远看见,万般愁绪涌上心头,对她既是怪罪,又是痛惜。说到底她不单是他的妹子,还是他一手带大的呢。因为老太爷做父亲做得极不称职,何况对女儿,一年到头也没几句话说,许多父亲的责任,倒是他做二哥的担了起来。那时候老太太也忙于家务,尽管锦衣玉食地给碧鸳,却没空给她一份细致的关心。是他教导着碧鸳读书认字,向奶母问她的饮食起居,她稍有个头疼脑热,他便寸步不离地守在她床边。

    七八岁上碧鸳就显示出一份霸道,常抱怨,“二哥守我也守得不认真,为什么在这里坐着,还要举着本书看?难道是看我看得不耐烦了?”

    她要他心无旁骛地守着她,他也没奈何,只好放下书,就这么在她床前一坐一整日。

    碧鸳月信来得比别的姑娘早,头一回吓得半死,老太太不得空,只交代奶母和她细说。偏那奶母遮遮掩掩很忌讳,也说不明白。碧鸳只当是得了什么大病要死了,缩在床上哭了大半日。

    夜里还是池邑来和她细说,他那时也不过十七八的年纪,一面自己臊得脸通红,一面翻著书说给她听:“‘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所以叫‘月经’。这并不是什么病症,凡妇人

    长到可生育的年纪,月月都有那么几日,等你往后来行惯了,就不怕了。这是好事,是我们小鸳娘从此长成个大姑娘了。”

    碧鸳拥着被子泪眼汪汪地闪动着,仍是怀疑,“可妈妈说,这是秽物,不吉利,怎么又是好事呢?”

    “妈妈净是胡说,她没读过书,只听信那些乡野村话,没有道理。你信二哥的还是信妈妈的?”

    “既然不是污秽之物,也没有不吉利,二哥可敢像往常那样,抱着哄我睡?”

    池邑只得大大方方躺到床上去,将她搂进怀里来,还和往常一样,胡编乱造些鬼怪故事给她听。待她睡着了垂眼一看,还是红扑扑的圆润的腮,半大的丫头,觉得她永远长不大。

    谁能想到人长大就跟山林草木一样,全不可控,她长得出乎他与老太太的意料。如今她已是三十多岁的妇人了,也不像从前穿戴得明艳动人,一身素净地坐在那窗户里,不说话也像藏着一段悲情。

    这时候池邑又觉得不能怪她,要归咎也是他的错。因为他是男人,在这种事情上,总是男人有错,何况她是他养大的,对她也有另一份责任在,他就是冤枉也不能喊冤,受了这些年的委屈,也不能叫嚷委屈。

    他向玉漏招招手,叫了她过来,“你同你姑妈说一声,等我这次回去,就设法迫郑家写休书。往后她只管安心在家住着,不必多思多想,也不必怕他们什么。”

    他说完便走了,留下玉漏目瞪口呆,半晌回过神来,跑回房里去。不待她说,碧鸳就问:“你老爷和你说什么呢?”

    玉漏一面窥她的脸色,一面道:“老爷说,他这次回去,定叫那郑国公家里寄了休书来,叫姑妈日后就在家安心颐养天年。”

    碧鸳听后垂下脸去,渐渐微笑起来,又滚出行热泪,点头答应了一声,“嗳!”他到底做不到不管她,即便人是躲避着不和她说话。

    玉漏见她哭,忙把眼调到别处去,心下大为振动,一句没敢多问,也没敢和金宝她们说。只待碧鸳去后,池镜回来,拉着池镜到卧房里嘁嘁议论,“下晌姑妈坐在这里哭了。”

    一看她脸上有一丝如同发现什么惊天大案的惊骇兴奋的神采,池镜也不能扫她的兴,便问:“噢?为什么?”

    玉漏眼睛汲汲闪烁着,要说又怕说的,“老爷说,回京后要逼着郑家写休书。”

    池镜扣起额心,“这可不是什么易事,郑老太爷在朝中是有实权的,连皇上也忌他三分。他们家这些年非但不肯写休书,还在皇上跟前参了我们池家好几回,说我们池家把着他们家的媳妇不放,致使郑老太爷与老太太膝下无人侍奉,三令五申要姑妈回去,都是父亲在朝中周旋了下来。”

    “这家人也不讲理,既不放手,索性当初就不该撒手让姑妈回家,后来又急什么?”

    “那时候郑老爷赌气,想着姑妈已出阁的女人,回娘家不免受人白眼,在娘家吃了苦头,自然就肯乖乖回去,不承想姑妈在家一住就是这些年。”

    玉漏因想,那二老爷回去岂不是又要和他们家打擂台了?到底是他疼妹子,这阖府上下,倒是这么个冷冰冰的人有些人情味,怪道姑太太那副样子呢。

    转头又问池镜:“你去找兆大爷说什么?”

    池镜笑道,“我去找他做什么?不过借口躲出去,好让姑妈和你说话。我在屋里,你们女人间说话只怕不大便宜。”说着走去龙门架前脱氅衣,抱怨着,“这天热起来了,园中走一趟就出了些汗。”

    玉漏不禁扭头拿眼斜着打量他,这个人好像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和人说,心里真是能藏事。这样的人城府深,可得堤防,万一将来夫妻不合,他暗地里坑害她怎么好?她是信不过人,眼下身单力薄地到了这里来,谁都不和她一条心,难免有四面楚歌的危机之感。

    倒只有金宝还可信得过,不过金宝年纪也不小了,将来也是要出阁的。她想着,心里倏地冒出个念头来,因不急在眼前,便摁住没说。

    可巧后头打发人来叫吃饭,明日二老爷回京,阖家是该聚在一起吃顿饭的。玉漏并池镜往后头来,听见传饭,还未摆上来,大家在那边里间稍坐。

    当着池邑的面,燕太太又问了一遍玉漏收拾行李的事,像是故意做给池邑看的,好叫他知道她也记挂着他的事。池邑听后也说了句客套话,“明日我一走,这家里就全劳你操心了,老太太那头还烦你多去尽孝,有事就写信上京告诉我。”

    燕太太答应着,眼睛瞟到下首芦笙身上,见她一对眼睛哭得又红又肿,大为不忍,便想趁机叫池邑去向老太太讨个情,她自己是不敢去。

    于是趁那头饭摆好,大家往那边过去,坐下来便故意说了芦笙两句,“瞧这丫头无精打采的样子,你父亲明日走,你怎么苦着个脸?”

    池邑少不得望到芦笙脸上,“这是怎么了?”

    不问则罢,一问芦笙便将刚端起的碗又搁住,一下扑在饭桌上呜呜咽咽大哭起来。哭得玉漏脸上发讪,池镜脸色发冷,池邑还是那淡淡的神色。

    独燕太太拿胳膊肘碰碰她,“你有什么委屈趁你父亲还在家,还不赶快对他说,忙着哭什么?哭就能了事了?”

    芦笙抬起脸来控诉,“老太太叫全妈妈来教我规矩,全妈妈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成日在我身上挑毛病,叫我吃也不能好吃,睡也不能好睡,连走路她也说步子迈得大了,拿了条绳子栓在我脚上,这几日弄得我起座难安!求爹去和老太太说说,不要我学那些规矩了吧,就没见四姐姐学!”

    池邑一听那个“爹”字便倒了胃口,想起从前那个男人来。那原是他们京城府邸里一个小管事的,相貌平平,也没个眉眼高低,自以为和燕太太有了什么瓜葛便是捏住了池邑什么丑事,趁燕太太生产那日,竟敢拿此事来讹,对池邑扬言,若不给他一千银子,便宣扬出去。自然次日出门办事,就从山上跌下来摔死了。

    可见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芦笙这品性脾气,倒和那个人如出一辙。池邑懒得理会,只说:“四丫头用不着学,自小就懂规矩,你学学也好,也不是什么坏事。天底下就没有不吃苦单享福的人,你也不例外。”

    芦笙呜哇哇张嘴就是一通分辨,聒噪得连燕太太也忍不住在桌子底下踢了她一脚。池邑全没了胃口,搁下碗走了,临前还和燕太太说:“你这女儿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

    燕太太一看他脸色发冷,忙应不迭,转头叱责芦笙几句。隔日送了池邑出门,玉漏到碧鸳这头来挑衣裳,便将此事特地说给了碧鸳听。

    第68章 经霜老(o七)

    “老爷的脸色当时就很不好看,芦笙又不会看人眼色,还在那里哇哇乱哭。哭得老爷心里发烦,丢下碗就走了。好好的吃顿团圆饭,又吃成这个样子,下次老爷回家还不知是什么时候呢。”

    玉漏一壁叹息着一壁暗窥碧鸳的神色,果然碧鸳听着就不大高兴,听到后头那句更把蛾眉轻蹙,恨了眼道:“芦笙也太不懂事了!好容易她父亲回趟家,她净拿那些没要紧的话烦他,连人走时还不给人个清静!”

    “她给全妈妈约束得紧了,不习惯。”玉漏不以为意地轻声笑着。

    “她父亲说得不错,她也该人狠狠管一管了。家里的女孩子不多,算上二府四府那两边,统共六七个姑娘 ,没一个像她那样的。也怨不得二府四府的人背地里说她没教养,也怨不得老太太见了她就生气。”

    话音未绝,就听见丫头在廊下招呼,“五姑娘来了。”

    随即听见芦笙喊着“姑妈”进来,这里才在抱怨她,谁知说曹操曹操到,碧鸳

    自然厌烦,只淡淡应了声问:“你今日不学规矩了?”

    芦笙踅进罩屏里来,看见玉漏在榻那端坐着,竟不理她,一屁股挨着碧鸳坐,“全妈妈家中有事,今日告假出去了。”

    一面说,一面便将碧鸳的胳膊吊住,又要撒娇。碧鸳心烦得紧,原本素日待她好些,不过是为叫她背池邑的家书给她听,如今既有玉漏这样知高低有分寸的侄媳妇在这里,往后也用不上芦笙了。心里便冷淡下来,抽出膀子道:“端了凳子底下坐,哪有姑娘家像你这样子坐没坐相,只管把人缠着。”

    芦笙将下嘴皮子翻一下,自去搬了马蹄凳到跟前。碧鸳又问:“你三嫂在这里,你也不见个礼问候一声?你这样子,难怪你父亲生气!”

    几句说得芦笙面上挂不住,勉强叫了玉漏声“三嫂”,低下头去,又不说走。原来芦笙送了她父亲出门,回房听说玉漏到碧鸳这头来拣衣裳,她心里也盼着来拣两件她姑妈的好衣裳穿,便跟着过来。

    捱延一阵,总算听见碧鸳叫丫头将那几身没穿过的衣裳抱到这屋里来,摆在榻上,果然都是簇新的。碧鸳叫玉漏来拣,玉漏先矜持两句,也不好过分推辞,否则显得太假,既不要,又来做什么呢?

    拣了一身绾色长衫配着烟灰罗裙,碧鸳又让丫头去卧房里拿了个小锦匣来,取出只玛瑙细镯,“这镯子配这衣裳正好。”

    “这东西贵重,我怎好再受姑妈的?”

    碧鸳强道:“这衣裳就要配这镯子才出色,我如今也不爱这些东西了,给了你也不算糟蹋了它。”

    “那我这件鹅黄的该配个什么?”芦笙插话进来,提着拣好的一件鹅黄衫子比在身上问碧鸳。

    碧鸳心下越看她越烦,懒得理她,“我先时给了你那些首饰,你随便拣一样配着就是了。”

    芦笙分辨这口气大约是没首饰给她,大为失落,又不好强要,只心恨着玉漏,怪她分了碧鸳的宠爱,又抢了她的份子,往后更是再不肯给玉漏一个好脸,背地里又将玉漏往日的旧事翻腾出来和她屋里那几个丫头谈笑议论。

    不日玉漏便听见背后有人对着她指指搠搠,自然先前也有,不过那时候刚成亲,忙得听不见。现下成亲近一月光景了,稍有空闲下来,耳朵不必竖着也有闲话往里钻。无非是说她在唐家凤家的旧事,唐家毕竟门户隔着门户,许多事情不大清楚,凤家不犯着去刻意打听,自有个络娴在那里替她宣扬。更兼满月回门,笑话她娘家的话也生出好些。

    玉漏偶然听见,不作理论,本来是事实,还要急着去分辨,更显得她小家子气。索性就让他们说,不信还能当一辈子的新闻说去!尽管这样想,也难免不高兴。

    偏这日大早那珍娘还要来问她:“他们说三姨从前在凤家的时候和那凤家大爷很相好,为这事将凤大奶奶也得罪了,怎么后来又不好了呢?”

    三姨长三姨短的,叫得玉漏愈发来气,乜了她一眼,“你打听这些做什么?”

    珍娘挽她在榻上坐,倒了盅茶来,“屋里只有咱们娘俩,三姨有什么不好说的?我听他们说得难听,就想着问问清楚,往后倘或再听见那些话,也好替三姨分辨分辨。”

    “没什么好分辨的,原先是在凤家,后来凤太太过世,凤大爷为守孝,就将我打发回家去了。这有什么值得他们鬼鬼祟祟议论的,难道他守孝,我还要守着他永世不嫁人不成,我和他又不是正头夫妻!”

    珍娘见她生气,那张嘴偏还管不住要说,“你不知道他们讲得多难听,说三姨又不是清白身子,在什么唐家凤家不过是没名分的下人,偏到这里来一下做了三奶奶,不知哪世修得这福气。又说姨父先时和凤家大爷是朋友,常到那府里去,没准那时候三姨就背着凤家大爷和姨父勾勾搭搭,不然姨父怎么好端端的偏就瞧中了个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