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7h6小说网 > > 大景巡夜人 > 第584章
    只砸了一半,被一只手握住。

    仔细看明白是个人,更夫正要骂。

    视线上移,便看见那人身上绣鳞鱼服银线在灯笼光下暗芒流淌。

    两个更夫一哆嗦,又往旁边看。

    方才吓得鬼喊的中年人,手里提着一件衣裳,瞧着略眼熟。

    再仔细一看,对方熟练从怀里掏出手帕抹眼泪的样子。

    两个更夫同时认出这人来:“陈知县?”

    眼前这人,不是他们成阳的哭包知县还能有谁。

    再看旁边的鱼服靖宁卫,两个更夫心里咯噔一下。

    完蛋,涉入了大阴谋,九族不保。

    两个更夫是亲哥俩,相互抱着,咧嘴就要哭。

    却听那个靖宁卫道:“前面有事,你们绕道走。”

    两个更夫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已经很诚实,连滚带爬跑了出去。

    这时,受了惊吓飙了几颗眼泪的陈县令,才摸着胸口平复心跳。

    他望着黑黢黢的街道,心中生怯。

    只是想到女儿,还是咽了口唾沫走上前去。

    走到白日赵鲤她们调查的石碑,竹竿撑起一套月白衣裙。

    正是陈家小姐穿过的。

    竹竿高高撑起,空荡荡的月白裙子,裙角飘动。

    夜中瞧着,就像是半空飘着条裙子。

    陈县令一手握着这撑衣的竹竿,一手提着一只白纸灯笼。

    灯笼中的烛心白棉线里夹着陈小姐的头发。

    白纸灯笼面上,以陈小姐的中指指尖血,写了她的生辰八字。

    提着这两样东西,陈知县抻着脖子咽了口唾沫,对着黑暗喊了一声:“儿啊~~”

    他本就不是个胆儿大的,害怕之下,声线颤抖。

    夜间飘悠悠传远,如冤鬼叫魂。

    忽而一阵凉风吹过。

    吹得竹竿上月白裙子裙摆摇晃不已。

    就在一瞬间,陈知县手中的灯笼暖黄烛光骤然蒙上一层阴惨的绿色。

    第466章 叫魂

    投在地上的橘黄烛火,是黑暗中唯一光源。

    也是陈知县最后的依仗。

    橘黄烛火骤然变成阴惨惨的绿色。

    长街上,一阵凉风卷过。

    月白裙摆迎风摆动。

    陈知县手一阵哆嗦,险些将手中灯笼丢出去。

    却听一声轻笑从石碑处传来。

    陈知县本以为是他家女儿,还可忍耐。

    只是认真一听,竟像是婴孩的笑声。

    他臂弯里举着的竹竿一歪,扬起的裙子眼看歪倒下来。

    就在此时,方才护卫的靖宁卫上前,一把稳住竹竿。

    赵鲤的声音也传来,道:“别怕。”

    陈知县嘴皮子哆嗦,看见赵鲤顿觉安全感爆棚。

    求助道:“赵千户?”

    赵鲤走进,有些纳闷地看着灯笼。

    常理来说,陈小姐的生魂应该已经进了灯笼中。

    可眼下烛光因阴气犯绿,烛花噼啪炸开。

    完全推翻了赵鲤先前的推测。

    她原本以为,陈小姐的生魂应该是被什么藏了起来。

    现在看,并非如此。

    生魂爽直,自由随性。

    眼前所见,竟像是陈小姐自己不愿回来。

    赵鲤摇了摇头,命阿詹抬来起乩的沙盘。

    “陈大人,你先稳住!”

    安抚了两句,赵鲤站在石碑前,将乩笔搭在沙盘中。

    赵鲤一手握住刀,一手拨动乩笔。

    刚念出自己的问题,正待燃起线香。

    乩笔突然一颤,晃晃悠悠站了起来。

    赵鲤惊讶的张大了眼睛,这么上道的?

    讶然之间,忽然听见一阵有点耳熟的嘤嘤声。

    沙盘上,出现了几只细碎的爪印。

    是木灵。

    只是数量似乎有些多。

    赵鲤打开心眼,顿时一阵嘈杂之声传入耳中。

    几只小木灵,在扶乩的沙盘上踩来踩去。

    其中一只头上顶着小花的,蹦跳得格外欢实。

    它们协作着,举起乩笔,朝着一个方向跑。

    乩笔笔尖像是路标。

    这些小木灵速度极快,眨眼间跑出一截。

    赵鲤一声令下:“跟上!”

    一群人便追着这些小木灵,在成阳深夜的街头奔跑起来。

    陈知县气喘吁吁跟随在后,没跑几步,险些摔了一跟头。

    “陈县令,抓紧!”

    两个校尉看不过去他这废柴样,一左一右站在他旁边,架着他的腿将他抬起。

    陈县令只来得及抱紧灯笼和竹竿子,便被两人架着奔跑起来。

    夜间宵禁,成阳街头空无一人。

    几人畅通无阻地奔跑起来,很快,就到了城西。

    跑到半道,赵鲤速度慢了下来。

    就是再皮糙肉厚高体质,她实打实受的伤也没好那么快。

    跑了一段,便觉得气喘腿发软。

    “阿鲤小姐,你没事吧?”阿詹担忧赵鲤的伤势。

    若这姑奶奶伤口裂开,倒霉的还是他。

    赵鲤感觉自己有些费劲,就停下脚步,招了招手示意他们先去:“别跟丢了。”

    闻言,几个校尉继续追了出去,沿途留下记号。

    城西居住的,大多是不那么富裕的百姓。

    建筑房屋包括路面,都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