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7h6小说网 > > 错位游戏(伪师生出轨) > 线上会议
    渐入秋天,新学期悄然开始了。梧桐叶片开始泛黄,偶尔飘落几片在石径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校园里涌入了许多新鲜面孔,连程隽都招收了一个新的博士生。

    那天下午,程隽推开办公室的门,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男生正坐在那个熟悉的工位上——席宁的位置。男生专注地敲击着键盘,完全不知道自己坐的地方曾经属于另一个人。

    程隽愣了几秒,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学院见过席宁了。更奇怪的是,周围没有任何人对此感到惊讶,就好像她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程隽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翻看席宁的朋友圈。页面停留在两个月前的一张咖啡照片,之后再无更新。他们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夜晚——那条30秒的醉酒语音。

    程隽的手指在屏幕上悬停,想要打字询问,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你去哪了?太直接。最近好吗?太刻意。他放下手机,揉了揉太阳穴。

    他想过问顾清,毕竟顾清和席宁在学院里是出了名的好朋友。但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万一顾清多想,觉得他刚离婚就开始关心女学生,传出去对他的名声不利。更糟糕的是,如果顾清把这件事告诉席宁,即使顾清觉得没什么,但是席宁会不会觉得他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几天过去了,程隽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直到某个中午,秋日的阳光透过办公楼的玻璃窗洒进休息区,程隽看到顾清独自坐在角落的小桌旁,对着一个简陋的三明治发愁。

    顾博士,我可以坐这里吗?程隽端着餐盘走过去,尽量让声音听起来随意。

    顾清抬头看到他,立刻露出苦笑:程老师,你可得请我吃个饭啊。

    程隽在他对面坐下,心跳有些加速:为什么这么说?

    你知道现在你有多受欢迎吗?顾清放下三明治,无奈地摇头,单身的女老师、女学生都来找我打听你的情况。我现在连食堂都不敢去了,只能躲在这里啃三明治。

    程隽的心思完全不在顾清的抱怨上,但他依然保持着绅士风度:真的很抱歉给你造成困扰。改天我请你吃饭,算是我的道歉。

    不用不用,我就是开个玩笑。这么受欢迎也不是你的错。顾清摆摆手,语气里带着调侃。

    顾清承认自己是个颜狗,平时看人先看脸,但程隽这样的男人却有种超越外表的吸引力。他算不上帅,五官端正却不惊艳,但有张让人特别安心的脸——那种温和沉稳的气质,眼神里偶尔流露出的不是精明算计和野心勃勃,而是一种令人信任的真诚,很难让人讨厌起来。

    更重要的是,程隽做事靠谱得出了名。交给他的任务,只要他点头答应,就一定会尽全力做到最好,从不敷衍了事。对学生也认真负责,是学院里为数不多因为耐心回答问题而被学生夸上校园表白墙的老师。

    这样的男人居然会离婚,大家都在私下讨论原因。普遍的猜测是:像他这样的工作狂,离婚十有八九是因为陪妻子的时间太少,把精力都献给了学术事业。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人愿意挑战——毕竟,能得到这样一个男人全部的爱,哪怕只有一半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值得的。

    以后如果再有人问起我,你就说和我不熟,不方便和我聊我的私人生活,让她们直接联系我就行。程隽温和地提议,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餐具。即使在处理这种尴尬话题时,他依然保持着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绅士风度,既不会让顾清感到为难,也不会显得高傲冷漠。

    这大概就是程隽的魅力所在——他不是那种会让人一见钟情的类型,但却是会让人越接触越依赖的那种男人。稳重、可靠、温和,像一座可以遮风挡雨的港湾。

    好的。顾清点头同意。

    程隽沉默一会,准备切入正题。他在心里快速措辞——该如何定义顾清和席宁的关系?师生?不准确。朋友?太模糊,顾清肯定会问是哪个朋友。他沉思片刻,终于找到了一个既明确又不会暴露自己意图的说法。

    你的...程隽停顿了一下,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饭搭子呢?怎么不陪你一起吃饭了?

    顾清眨了眨眼:席宁?你不知道吗?她去英国访学了,要一年后才回来。现在算算,大概还有九个月吧。这事她早就在研究组会议上说过,不过你从来不参加组会,所以不知道也正常。

    程隽感觉心脏猛地收紧,手中的叉子差点掉落。原来席宁已经离开这么久了,而他竟然浑然不觉。窗外的梧桐叶又飘落几片,在秋风中打着旋儿,就像他此刻混乱的心情。

    不过程隽从刚才和顾清的对话里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研究组组会。他在心里暗自思索:也许,他确实应该多参与这些学术活动了。

    从那之后,席宁所在研究组的老师和博士生们惊讶地发现,平时总是有事缺席的程隽开始雷打不动地出席每两周一次的组会,一次都不落下。

    程老师今天怎么又来了?有学生私下议论。

    可能是想在学术上更投入吧,另一个学生回应,毕竟刚离婚,把精力转移到工作上也正常。

    程隽一改去年那种礼貌而疏远的态度,每次参加组会都积极投入讨论。当博士生汇报论文进展时,他会认真聆听,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这个结果有点不对劲,可能是代码出了bug,建议你用同样的代码去跑别人的数据库,对比结果看看你的代码问题还是数据库问题。

    程老师说得对,组会老师点头赞同。

    大家私下猜测,可能是因为程隽离婚了,所以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到工作上来抚慰情伤。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程隽参加这些组会的真正目的。

    由于时差关系,国内的组会时间并不固定,席宁也不是每场都能参加。但每当她出现在视频会议中时,程隽的心跳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

    席宁,你那边最近进展如何?席宁的导师询问道。

    程隽会特别留意席宁的一举一动——她身后的背景是宿舍还是图书馆?她的神情看起来疲惫还是精神?她是不是又瘦了?从这些细节中,他试图拼凑出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态。

    我最近在研究...  席宁开始汇报,声音透过网络传来,带着轻微的延迟。

    程隽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是为了学术内容,而是想从她的语调中听出更多信息。她听起来开心吗?有没有很辛苦?

    当席宁不发言的时候,程隽会不自觉地盯着屏幕上那个小小的头像出神——一个简单的笑脸图标,却能让他想起那张真实的面孔。